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小相機‧大品牌‧藝術品 Leica D-LUX5

12.7.2011 (時晴時雨)

從來,除了Sony, Canon, Nikon三大廠的數位相機存好感外,一向認為其他品牌不入流,格格不入,品質成問題,皆因早六七年前,購入的Kodak DC,因造工先天問題,廠方明知鏡頭本身品質問題,強行推售,終在使用不到數十次,便在一次探望期間,鏡頭無法收回至機身,在問題發生後帶同相機及保用證等上訪Kodak維修部,由於剛過保修,要求收取$200的檢查費,由於是過了保修,比$200也是應該的。

一星期後廠方致電,指出是鏡頭故障,須得更換,要收取人工及部件共約一千多元,由於收費過高,僅取回後不了了之。及後在一則電視新聞中,提及國內有不少用家也是因這問題而須維修相機,及後有資料證明指出是廠方設計失誤,是先天不足,明知有問題仍推出市面,可見所謂名廠大廠,品質未有保證,失去信心。及後因某連鎖商店開張,以優惠價購入另一台Kodak DC C503,以User friendly作賣點,不過此機使電量極高,2粒全新的勁量僅供其拍攝二十多張便無電,用其他雜牌的2A電更是不能啟動相機,重新開機後自動補光閃燈又會重新啟動,很麻煩的,又何來User friendly?
由這二次經驗,已對DC界大失所望,特別是Kodak,自此長期退出拍攝,僅以手機(eg SE S500i)作到此一遊紀錄。

幸運的是,入了大機構工作,因教學需要,部門須購買一部價錢不高於$2500的數位相機,全權由我採購及選擇哪一部,機遇之遇,看上Sony在電視賣Sony Cyber-Shot DC廣告,號稱高像素、高品質、蔡司鏡為賣點,留下了深刻印象,當時的我簡本連什麼叫DSLR單鏡反光及半專相機也不知道,DC則除了Kodak外,最有印象便是Sony,由於當然Sony Cyber-Shot W170售價僅$2390左右,合乎要求,故隨意看下資料便決定購入這台。

Sony Cyber-Shot W170到手後,由我全權管理及存放在部門,初次使用感覺與Kodak大有不同,先是全自動或是拍片,一一容易上手,成像高,用作特寫很適合,無論拍攝人像或用作拍攝模型等,色彩亮麗,使我心花怒放,產生了對Sony的無形感情,再度燃起拍攝之心。
及後自家購入Sony Cyber-Shot W270/W290,用作旅行及拍攝模型玩具,一一合宜,愛不釋手,特別喜愛其成像及易於上手的系統,開始研究攝影。及後在一次拍攝倒數的活動中,心感不足,在想為什麼不能拍攝到好的煙花,光線較暗的時候為何影像會震?從友人中得悉了DSLR單反系列,再三思量,我追求的質量及意境,在普通DC上已經找不到,因此購了Sony a330單反相機,開始走進單反行列。從此更愛上Carl Zeiss及G鏡頭,由於自使用單反系列後一值少用DC相機,雖然中途曾入手Sony NEX3,但並未熱愛及用在旅行,特別是不喜歡快門聲音,雖然其功能全面,也實用,但無法代替我的單反,故常借用至友人,及後變賣,並完成其歷史任務。由於全程投入Sony系列,除Canon及Nikon,對其他品牌不感興趣。

至近日,經過IFC國金及銅鑼灣LEICA專門店,門市設計雖然很簡單,但服務員的熱情、介紹,以及相機的擺放陳設等,與及專業相機的目錄簡介,簡單得來又不失高貴典雅,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。早聽聞Leica 與Carl Zeiss 乃世界一流鏡頭名廠,但從未接觸Leica,然而其M9/S系列等售價乃天價,未能接觸,僅能遠觀。然而,在Leica較入門的DC/半專級相機則可作考慮,雖然貴,但造工一流。

雖然Leica DC/半專級相機由日本松下代工,而松下與Leica 分別各有自己的型號編制,各掛自家品牌,如Panasonic的ZS10與Leica的V-LUX30及Panasonic有LX5、Leica有D-LUX5,內部設計是同樣,也是使用Leica鏡頭,但外觀、造型則各自設計,被人稱為套牌機。說雖如此,二者價錢相距很大,除了品牌效應,Leica總有獨特之處。

一來為了想嚐試Leica的威力,二是滿充了自己需要DC在身的需要,三是我喜歡古典多於現代化。選擇了Leica D-LUX 5,其性能相當高,機屬半專業級相機,能自行控制P/A/S/M,且具備手動設置功能,快門可達1/4000,而且鏡頭乃Leica DC-Vario-Summicron 1:2.0-3.3/5.1-19.2mm ASPH,乃大光圈系列之一。
機身設 O.I.S光學防抖系統,但最重要是使用了CCD核心,採用1/1.63英寸CCD圖像感應器,對於輕型相機而言,此尺寸非常大,能造到一定程度的淺景深。D-LUX 5相機線條清晰,結構嚴緊。其簡易設計和零部件的精簡完美地呈現出Leica相機的經典特點。而且鏡頭經Leica 調試,其控制系統亦與松下不同,乃自家設計,品質嚴格監控顯露無遺,雖然名貴,但勝在造工精細,就好像一件靜待主人的藝術品。用作副機及日常生活的拍攝工具能擔重任,更顯品味。

(本文並非開箱文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