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.12.2011 (晴)
是日早起,先跟隨舅父母在東山栢悅酒家享用早餐 (早茶),用過早餐後便自己一個人在廣州遊覽。我先乘地鐵前往廣州東站,再在東站巴士總站轉乘45號巴士前往小洲村,細味嶺南水鄉風情去。
45號巴士由廣州東站出發,中途經天河區、赤崗等地,終點站是小洲村,總站到總站,車程大約是四十五分至一小時,全程二元正,十分便宜。幸好已過繁忙時間,沒有太多阻礙或者塞車,約是早上十一時左右便到達廣州海珠區的小洲村。
下車後,步行入村內。小洲村是一條的寧靜小村,一踏入村內,首先見到小洲人民禮堂,乃是六七十年代的設計,頗有特色。進入禮堂,才得悉這禮堂曾為大躍進的人民公社,內有不少毛澤東主席的口號及思想刻劃在堂內。禮堂現今變成了年青一代藝術展覽場地,給年青一代創作的空間。
村莊的小橋流水、木船、橫街小巷、祠堂等建築甚具水鄉風韻,就好像一幅淡雅樸實的水墨畫,村內保留大量嶺南特色的古建築,別具看頭。我從熱鬧的廣州市區一步一步走進寧靜的小村,心曠神怡,整個人也放鬆起來!
因小洲村的風景優美,吸引了一大批藝術家在此小住或是置屋,村內不少房子也變成了藝術家的家,是藝術家們尋覓創作靈感,寫生、攝影的首選之地。我亦因如此,山長水遠到來,目的是取材拍攝!
可惜到來的時候剛是潮退,水位低,未能拍攝到突顯水鄉的相片,只能留待下次到來再度拍攝。附近的廟宇,雖然已經荒廢,但留下了不少毛澤東主席的畫像及口號,已成為歷史的足跡。
由於村內小路四通八達,指示又不太清晰,很易迷路,今天的到來,主要是探路試遊,所以只用上了一小時多時間在村內拍攝,及後返回村口,準備動身乘巴士返回廣州赤崗,轉乘地鐵前往海珠廣場站,拍攝海珠大橋的英姿。
在等車的期間,稍在村口附近拍攝了一些街道照片。
拍攝海珠大橋,原因是它將可能被重建或作大型復修,不知日後此鐵橋的去向是如何。此鐵橋為首條廣州市區唯一一座跨過珠江的橋樑,1933年的海珠橋更為開合式橋樑,方便船隻通過。
及後因日本侵華,破壞了開合器,令橋樑不能開合,國共內戰國軍戰敗,撤退時將大橋炸毀,炸得只剩三個橋墩。1950經年重建,重建後的海珠橋橋面不能開合,外觀與原橋大致相若。傳聞2012年此橋將有可能重建或作大型復修,為了保留它古老的一面,為歷史留下一見證,故到此拍攝紀念。拍攝完畢後,步行進入一德路,長久以來,一德路以乾果、海味雜貨店總匯街道聞名。一德路除了以海味、食品批發著名外,其玩具文具批發也是一大的看頭,不比海味的少,而且還有些較偏門的火車鐵路模型售賣,值得我這位作為鐵路迷一去參觀或是選購。
45號巴士由廣州東站出發,中途經天河區、赤崗等地,終點站是小洲村,總站到總站,車程大約是四十五分至一小時,全程二元正,十分便宜。幸好已過繁忙時間,沒有太多阻礙或者塞車,約是早上十一時左右便到達廣州海珠區的小洲村。
下車後,步行入村內。小洲村是一條的寧靜小村,一踏入村內,首先見到小洲人民禮堂,乃是六七十年代的設計,頗有特色。進入禮堂,才得悉這禮堂曾為大躍進的人民公社,內有不少毛澤東主席的口號及思想刻劃在堂內。禮堂現今變成了年青一代藝術展覽場地,給年青一代創作的空間。
村莊的小橋流水、木船、橫街小巷、祠堂等建築甚具水鄉風韻,就好像一幅淡雅樸實的水墨畫,村內保留大量嶺南特色的古建築,別具看頭。我從熱鬧的廣州市區一步一步走進寧靜的小村,心曠神怡,整個人也放鬆起來!
因小洲村的風景優美,吸引了一大批藝術家在此小住或是置屋,村內不少房子也變成了藝術家的家,是藝術家們尋覓創作靈感,寫生、攝影的首選之地。我亦因如此,山長水遠到來,目的是取材拍攝!
可惜到來的時候剛是潮退,水位低,未能拍攝到突顯水鄉的相片,只能留待下次到來再度拍攝。附近的廟宇,雖然已經荒廢,但留下了不少毛澤東主席的畫像及口號,已成為歷史的足跡。
由於村內小路四通八達,指示又不太清晰,很易迷路,今天的到來,主要是探路試遊,所以只用上了一小時多時間在村內拍攝,及後返回村口,準備動身乘巴士返回廣州赤崗,轉乘地鐵前往海珠廣場站,拍攝海珠大橋的英姿。
在等車的期間,稍在村口附近拍攝了一些街道照片。
拍攝海珠大橋,原因是它將可能被重建或作大型復修,不知日後此鐵橋的去向是如何。此鐵橋為首條廣州市區唯一一座跨過珠江的橋樑,1933年的海珠橋更為開合式橋樑,方便船隻通過。
及後因日本侵華,破壞了開合器,令橋樑不能開合,國共內戰國軍戰敗,撤退時將大橋炸毀,炸得只剩三個橋墩。1950經年重建,重建後的海珠橋橋面不能開合,外觀與原橋大致相若。傳聞2012年此橋將有可能重建或作大型復修,為了保留它古老的一面,為歷史留下一見證,故到此拍攝紀念。拍攝完畢後,步行進入一德路,長久以來,一德路以乾果、海味雜貨店總匯街道聞名。一德路除了以海味、食品批發著名外,其玩具文具批發也是一大的看頭,不比海味的少,而且還有些較偏門的火車鐵路模型售賣,值得我這位作為鐵路迷一去參觀或是選購。
角度很美。。。学习。。。
回覆刪除